1927年9月至10月,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。在攻打长沙受挫后,部队退到文家市会合并召开前委会议,决定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。由此拉开了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道路。而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则是在同一时期所提出的宣传口号。
今天我们从商业角度来分析这类宣传口号的有效与否。通过若干案例来总结可供企业借鉴的打造品牌的关键点。
先来看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
毛主席在《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分析》一文中明确指出,要想顺利的革命,必须首先明确革命的首要问题是,搞清楚“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”。只有明确了敌人和朋友之后,才能更好的团结更多的朋友,以攻击特定的敌人。
在革命方向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时候,广大农民、无产阶级成为了最需要先结识的朋友。而当时革命的敌人则是:国民党派以及各类军阀。而在农村,最近的敌人则是:依附大资产阶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,也就是当时的土豪。
当时的“朋友”最需要的是什么?
吃饱、喝足、过上好的生活,当家做主一回。
当时的“敌人”最丰富的是什么?
土地、金钱、各类灰色权利,总是欺压“朋友”。
在明确农村路线之后,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队伍首先就通过“分田地”来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而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口号的提出,在三个方面体现了竞争力:
1、潜在用户方面:从太平天国提的天朝田亩制度,到孙中山提的平均地权未能一一落实。农民可谓是“思田久矣“。口号利益足够清晰、行动指向够明确;
2、竞争对手方面:对手包括国民党、军阀团体难以模仿;
3、自身能力方面:已经开始组织化的队伍,得到群众的拥护,可以组织起这场“分田运动”;
革命的问题是生存或者毁灭,而商业问题虽不涉及明显的刀光血影、枪林弹雨。但很多时候一家公司背后,有着太多可能的利益相关者。员工、股东、整个家族。公司的兴衰直接影响相关人的生存能力和幸福指数,可以说商业竞争残酷丝毫不亚于革命战争。
二者同样面临各类竞争,来自品类内部的对手,尤其还有各种隔壁老王,以及那些可能跨界过来的对手。
总监微信咨询 王先生
业务咨询 王先生
业务咨询 张小姐